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年初以来,多项重磅政策密集出台,为提振消费注入了“强心剂”。
从2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置于优先地位,再到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指扩大消费的难点与堵点。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更举行发布会,多部门负责人联合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这一系列举措力度空前,目标明确,直指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充分体现了高层对于2025年全面提振消费的战略部署与坚定决心。
伴随政策端持续发力,“消费”无疑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蛰伏四年的大消费板块,重新燃起了投资者对于“王者归来”的期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消费结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国内消费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新消费的崛起,正在重塑消费投资的新逻辑与方向。从“功能主义”到“情绪价值”,从“商品消费”到“服务体验”,消费决策关键词的转变,折射出消费趋势的内在变革。而港股市场,恰恰汇聚着这场变革中最具爆发力和吸引力的核心资产。
在众多消费主题投资标的中,港股消费指数尤为引人关注。它不仅是把握中国消费升级机遇的重要工具,更是挖掘港股市场稀缺消费价值的有效途径。相较于A股市场,港股消费板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在新消费领域。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恒生消费指数的特点与优势,探讨其在新消费浪潮下的投资价值。
以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SH)和恒生消费指数(HSCGSI.HI)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在行业构成上的差异。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行业分布中,白酒(41.42%)、养殖业(14.65%)、饮料乳品(14.10%)三大二级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合计占比超过70%。相比之下,恒生消费指数的行业分布更为均衡,前六大二级行业的合计占比为64.99%,分别为饮料乳品(15.17%)、服装家纺(13.63%)、酒店餐饮(13.05%)、其他家电Ⅱ(8.08%)、文娱用品(7.94%)和旅游及景区(7.12%),覆盖了“衣食住行玩乐”的各个领域。(数据来源:Wind,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截至25/3/17)
不难发现,相较于A股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消费指数对传统消费板块(如白酒板块)的高度集中,恒生消费指数的核心亮点在于对新消费领域的广泛覆盖。
这一点在恒生消费指数的权重股中体现得更为直观。其前十大成份股中,不乏文旅服务、潮玩IP、运动时尚、智能家居等近年来热门新消费赛道的行业龙头,并且在出海业务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https://fs-cms.hexun.com/img/2025-03-19⁄217999245.jpg
(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5/3/17;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十大成份股,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细分行业上的多元均衡,也有利于恒生消费指数分散组合风险。从近一年表现来看,恒生消费指数不仅显著跑赢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而且波动率也得到了较好控制,展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独立韧性。
https://fs-cms.hexun.com/img/2025-03-19⁄217999246.jp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5/3/17;指数历史涨跌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
而且,恒生消费指数最新一期于2025年3月7日盘后生效的成份股季度调样中,将美的集团、老铺黄金、TCL电子、毛戈平、卫龙美味和华润饮料六只个股纳入成份股名单。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囊括了近年来在港股市场斩获了众多目光的高端黄金消费和“悦己经济”龙头。定期调样吐故纳新的属性,让这只新消费指数“更新鲜”,也能更好地跟上消费产业趋势的迭代速度。(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成份股调仓结果,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恒生消费指数不仅仅是一只更“新鲜”的消费指数,也是一只更“纯正”的港股消费指数。
相较于港股市场中的另一只主要消费类指数——港股通消费指数(931454.CSI),两者在行业分布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https://fs-cms.hexun.com/img/2025-03-19⁄217999247.jpg
https://fs-cms.hexun.com/img/2025-03-19⁄217999248.jpg
图:恒生消费指数(左图)VS港股通消费指数(右图)成份股恒生二级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Wind,截至25/3/17,指数成份股所属行业会随着指数成份股调整而发生变化)
可以看出,恒生消费指数高度聚焦于大众消费板块,覆盖“衣食住行玩乐”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属性更纯粹;港股通消费指数传统消费属性则相对较弱,反而是专业零售、软件服务、汽车、资讯科技等行业的占比较高。
https://fs-cms.hexun.com/img/2025-03-19⁄217999249.jpg
(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5/3/17;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十大成份股,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从权重股对比来看,港股通消费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多为科技互联网产业的龙头企业,前五大成份股权重合计占比超65%,而和恒生消费指数前十大成份股中仅有两只重叠。
可以说,虽然都是港股市场中优质稀缺龙头资产的集合地,但以上两只指数在定位和风格方面完全不同,契合的市场行情阶段也自然有所差别。对于想要将组合配置中的一部分聚焦于纯正消费机会,或是分散港股科技赛道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恒生消费指数可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尽管本轮港股行情已启动不短的时日,但前期行情主要围绕着AI催化的科技和互联网板块演绎。相比之下,港股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力度远不如港股整体和港股科技板块。截至25/3/17,恒生消费指数近六个月涨幅为32.07%,仅为恒生科技指数同期涨幅67.92%的不足一半,也明显低于恒生指数的38.59%。(数据来源:Wind,指数历史涨跌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
从历史分位情况来看,恒生消费指数的低估属性则更为突出。当前指数市盈率PE(TTM)仅为18.46倍,处于近五年来17.92%的低位区间,而恒生指数目前PE(TTM)已处于近五年66.78%的分位点。消费板块后续的估值修复潜力或有待释放。(数据来源:Wind,20/3/17-25/3/17)
站在当下,催化港股行情的科技产业趋势和基本面预期改善仍在持续,在国内宏观举措密集发力的共振之下,港股整体有望延续中长期向好趋势,并且可能进一步向受益于内需复苏的顺周期、消费等领域扩散。
从近期资金动向来看,港股消费板块也正在受到资金的加码布局。交易所数据显示,跟踪恒生消费指数的A股市场ETF最新合计规模为29亿,近一个月规模增长超19亿。(25/2/17-25/3/17)
消费,是国内经济增长结构中的重要动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全面提振消费的一揽子举措落地生效,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望持续提升,沉寂多日的消费板块或终于来到了拐点初现的重要阶段。恒生消费ETF华泰柏瑞(520520)跟踪恒生消费指数,集结50只港股稀缺消费产业细分龙头,或是投资者差异化把握消费复苏机遇的重要抓手。
备注:恒生消费ETF华泰柏瑞成立于2024/10/23,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消费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结算),历任基金经理为李沐阳(20241023至今),截至最新报告期成立未满六个月,业绩暂不予列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本基金可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指数由恒生指数公司编制并发布,其所有权归属恒生指数公司。恒生指数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货车方向机漏油是维修行业中一个常见问题,不仅影响驾驶体验,更可能危及...
区块链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升级改造,旨在提升其性能、安全性和适用性...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对路易斯安那州发生的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进行...
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502)收于19915元/吨,较昨日下跌60元/...
1月17日午盘,A股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全市场42只股票涨停,其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