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七连阳真相:指数狂欢难掩个股普跌,年报季警惕业绩雷区

2025-04-18 16:37:11 股票投资 author

七连阳下的A股真相:一场指数的独角戏?

指数狂欢,个股遭殃:谁在掩盖市场的真实面目?

A股这波“七连阳”,说实话,看得我直犯恶心。明面上沪指涨了0.26%,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可背地里呢?超过四千只股票绿油油一片,跌停的跌停,阴跌的阴跌,简直是哀鸿遍野。这种指数涨、个股跌的奇葩现象,摆明了就是有人在操纵市场,用少数权重股的上涨来掩盖整个市场的颓势。别跟我说什么“结构性行情”,这就是赤裸裸的粉饰太平!韭菜们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无情收割。

技术面背离: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

刘昌松那句“60分钟级别顶背离形态较为明显”,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学过一点技术分析的都知道,顶背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涨动能不足,随时可能反转下跌。现在沪指强行上涨,完全是靠资金硬拉,这种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上涨,就像空中楼阁,看着漂亮,实则摇摇欲坠。一旦资金撤离,崩盘是迟早的事。

ETF尾盘异动:国家队的“面子工程”?

更令人作呕的是尾盘的ETF拉升。白酒、银行这些权重板块,尾盘突然放量上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国家队在出手维稳。说白了,就是为了保住沪指的颜面,营造一种“牛市来了”的假象。这种“面子工程”,除了能让某些人脸上好看点,对广大散户有什么好处?说不定明天一个高开低走,直接把散户们套在山顶上。

被操控的指数:失真的繁荣,真实的风险

刘昌松说得好,“上证指数是有一点失真的”。何止是“有一点”?简直是严重失真!这种被操控的指数,根本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投资者如果只看指数,很容易被误导,以为市场一片大好,盲目追涨,最终成为炮灰。真正的风险,往往隐藏在虚假的繁荣背后。

板块轮动背后:价值洼地的短暂春天?

白酒、银行的“双金叉”:诱人的陷阱?

刘昌松提到白酒、银行板块的MACD与KDJ双金叉形态,似乎在暗示这些板块未来有上涨空间。没错,这些板块前期跌幅较大,估值相对较低,从技术面来看,也确实存在反弹的需求。但是!别忘了,这些板块都是业绩稳定但缺乏成长性的老家伙。指望它们带领A股走出牛市,简直是痴人说梦。更有可能的是,这只是主力资金的一次短线炒作,诱多散户进场,然后高位套现。所谓的“价值洼地”,很可能只是一个诱人的陷阱。

增量资金匮乏:一场存量资金的博弈

更令人担忧的是,A股市场目前缺乏有效的增量资金。场内的资金,都是存量资金在博弈。这意味着,一个板块的上涨,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板块的下跌。白酒、银行上涨了,其他成长性板块的资金就被抽走了。这种“跷跷板”效应,只会加剧市场的波动,让投资者无所适从。在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任何板块的反弹,都可能是昙花一现。

缺口理论:技术分析的局限性与参考价值

均线失守的警示:市场比你想象的更脆弱

刘昌松提到“如果今日没有ETF拉升,5天均线肯定是守不住的”,这句话揭示了A股市场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一根均线,看似不起眼,却往往是多空双方争夺的关键。一旦均线失守,意味着市场短期趋势转弱,空方占据优势。靠着国家队勉强守住5天均线,只能说明市场本身已经岌岌可危,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追涨杀跌的风险:韭菜的宿命?

刘昌松提醒仓位较轻或者还未入场的投资者此时不要轻易追高入场,这话绝对是金玉良言。A股市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涨杀跌。看到指数上涨,就盲目追高,结果往往是高位被套;看到指数下跌,就恐慌割肉,结果往往是割在地板上。这种追涨杀跌的操作,是典型的韭菜行为,只会让自己的资金不断缩水。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机会,才是明智之举。

年报季的雷区:业绩地雷防不胜防

波段操作:高手们的游戏,散户的坟墓?

刘昌松建议技术分析较为熟练的投资者可以通过ETF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这话听起来没错,波段操作确实是获取收益的一种方式。但是,我要泼一盆冷水:波段操作是高手们玩的游戏,普通散户最好敬而远之。为什么?因为波段操作需要极强的技术分析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严格的执行力。散户们往往缺乏这些素质,盲目进行波段操作,很容易被主力资金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成为高位站岗的炮灰。

控制仓位:最后的救命稻草?

刘昌松最后强调,整体仓位建议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这句话虽然老生常谈,但却是股市生存的铁律。在市场风险较高的情况下,控制仓位是保护自己资金的最后一道防线。即使判断失误,也不至于损失惨重。永远记住,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才有机会翻盘。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