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贸易战”这词儿,频率高的让人耳朵都起茧了。一会儿“140%+关税”的耸人听闻,一会儿又是“延缓加税”的遮遮掩掩,周末再来两段“海关系统没准备好”、“电子产品豁免清单”的插曲。我说,这美国政府是唱戏呢?变脸比翻书还快。还有人天真地问我,东南亚那90天暂缓之后怎么办?得,今儿个我就来当回老中医,给这出戏把把脉。
分析之前,先说个事儿。最近美国鸡蛋价格暴涨,这事儿闹得挺大。以前一人民币一个,现在六七块一个!你说这美国人民能不骂娘吗?原因呢?禽流感闹的。可问题是,禽流感之后,美国养鸡场没及时补产能啊!鸡蛋又是老百姓的刚需,短期内又不能大量进口,供不应求,那就只能涨价。这简单的经济学道理,美国政府懂吗?我看悬。
老乔我尽量理性,咱们来算笔账。过去两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概占美国进口总量的15%。加上东南亚、日韩、墨西哥、加拿大这些地方,这次被加关税的地区,差不多占美国进口总量的一半。再假设,美国消费品70%要靠进口(以现在美国的制造业水平,这比例算保守了),那中国进口商品就占美国总消费品供给的10%。好,现在假设这10%的供给因为高关税彻底没了(别跟我说转口贸易,那也是成本!),美国就出现10%的产能缺口。再乐观一点,假设其他国家拼了老命,对美出口增加3%(这已经很给面子了,相当于这些国家对美出口增加近5%),那美国还是有7%的供给缺口。7%的缺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相关商品至少涨价3-4倍才能勉强达到新的供需平衡。到时候,美国的通胀直接起飞!这还没算完,如果美国真对东南亚、日韩、加拿大、墨西哥也加25%的关税,那这些国家的供给也会减少,美国的供给缺口更大,通胀更吓人。别跟我说什么美联储加息,真要这样,加到天上去都没用!
所以,我敢断言,暂缓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不是那些国家求来的,更不是美国发善心。豁免部分商品,也不是美国良心发现。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承受不起如此大的供给缺失!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产能建设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以美国现在的工业基础,没有两三年,根本建立不起来能填补缺口的产能。面对眼前的供给缺失,他们只能通过涨价来挤出需求。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为他们的贸易战买单。
因此,我大胆预测:对其他国家的90天暂缓,大概率只能继续暂缓。对中国的关税,在真正落地的时候,也只会越来越松。关税对市场最大的预期冲击?哼,可能早就过去了。现在大家可能都麻木了,毕竟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谁还当真?
货车方向机漏油是维修行业中一个常见问题,不仅影响驾驶体验,更可能危及...
区块链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升级改造,旨在提升其性能、安全性和适用性...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对路易斯安那州发生的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进行...
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502)收于19915元/吨,较昨日下跌60元/...
1月17日午盘,A股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全市场42只股票涨停,其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