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汇研究部制造组组长袁伟在3月12日的演讲中,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风格走向做出了前瞻性分析。他认为,在经历了以题材炒作为主的阶段后,随着后续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经济内生动力的恢复,市场风格将迎来显著转变。这种转变可能呈现出“前半程科技股领跑,后半程价值股发力”的特点。
袁伟指出,当前政策基调已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政策的实际效果释放需要时间。因此,在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之前,市场仍可能以题材炒作为主。然而,一旦政策发力或经济成功走出困境,市场风格的转变将不可避免。
袁伟将当前的市场表现与2014-2015年的行情进行了对比,认为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2014-2015年,市场同样经历了科技股主导的前半程,随后价值股开始崭露头角。他预计,本轮行情也将呈现类似的特征。
今年以来,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一九分化”格局,即少数AI相关领域表现突出,而其他板块则相对沉寂。不过,近期消费和顺周期板块已开始出现复苏迹象,预示着市场风格可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AI产业的投资正经历着从云端基础设施建设向端侧应用涌现的阶段性转变。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投资已逐渐触及顶峰,而应用端则蓄势待发,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相比之下,国内市场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回顾2014-2015年的市场主升浪,估值驱动是主要因素,但中长期来看,业绩才是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需要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密切关注市场风格的切换。
AI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设、B端应用和C端应用。目前,我们正处于从基础设施向B端应用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杀手锏级应用的出现至关重要。只有当大模型的成本足够低廉时,B端应用商业模式的快速跑通才成为可能。
端侧AI同样值得高度关注。过去,受限于端侧的算力限制,端侧AI的能力相对有限。然而,随着DeepSeek等技术的出现,用户可以进行“模型蒸馏”,从而显著增强端侧AI的能力。此外,国产算力芯片的崛起也至关重要。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更多的应用将迎来爆发,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在投资方向上,市场更加关注AI的应用端,如AI手机、智能驾驶和机器人等。虽然AI手机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市场已经将目光聚焦于AI耳机、AI眼镜、AI玩具、智能驾驶和机器人等热点领域。 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混合动力、智能化和出口将是三大关键方向。
中国地域辽阔,消费者普遍存在里程焦虑,因此,对混合动力车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约为52%,其中混合动力车型占比约22%,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自主品牌正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不断蚕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而出口也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L2+级自动驾驶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并将成为未来汽车竞争的关键。
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供应链端的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将是最受益的环节。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对算力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高端芯片的价值也将更加凸显。虽然激光雷达一直存在争议,但在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其必要性仍然不容忽视,短期内的需求较为明确。 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是今年最具弹性的板块。
人形机器人目前正处于从0到1的早期阶段,符合当前市场炒作新产业的需求。其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与汽车高度重合,而中国在生产制造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尽管人形机器人仍不成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
在投资策略上,应避免投资那些技术迭代可能导致部件被取消的领域,而应关注技术迭代带来的增量机会。虽然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解放劳动力的潜力巨大,是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投资者应聚焦于产业链中具有壁垒的环节,如大脑和小脑等核心技术,以及重要部件环节。 新能源领域,锂电池和光伏是两大关注重点。
固态电池虽然前景广阔,但商业化仍需时日。钠电池则凭借其成本优势和性能特点,有望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快速起量。
光伏领域,颗粒硅和电池片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低温铜浆技术的突破将带来BC电池的快速普及。
货车方向机漏油是维修行业中一个常见问题,不仅影响驾驶体验,更可能危及...
区块链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升级改造,旨在提升其性能、安全性和适用性...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对路易斯安那州发生的汽车冲撞人群事件进行...
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502)收于19915元/吨,较昨日下跌60元/...
1月17日午盘,A股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全市场42只股票涨停,其中11...